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期以来,迪士尼乐园都以快乐、陪伴、梦想之名存在。它的影响如此之大,让所有人都做一样的梦,让所有的孩子都戴上了米老鼠的帽子,以至于《迪斯尼版本》(《the Disney version》)的作者理查德·希克尔,把童年失去的秘密和安静,称之为迪士尼对童年时代的两大“毁灭”。
热爱的传统还在一代代传递下去。2018年迪士尼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594.34亿美元,同比增长8%,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7%至8.36美元;实现净利润125.98亿美元,同比增长40%,交上了一份史上最高财报成绩单。据彭博的财报分析,迪士尼的出色业绩得益于主题乐园及度假区业务,即便是相对惨淡的2017年,该业务也在四大主营构成中占三分之一。
而迪士尼乐园之父华特·迪士尼或许是最勇于冒险又最务实的人。以“快乐要带来利润”为前提,1928年他创造出风靡世界的“米老鼠”并注册了商标和版权,这一次冒险带来了惊人的成功。如今,迪士尼被视为成熟商业文化的象征,从一个姓氏转变成了一个品牌的名称;米奇开始扮演着文化销售机的角色——从娱乐、建筑、艺术、电影和音乐,应有尽有。
人人都明白这本教科书的商业价值。不少影视公司仍然坚信可以复制其独特商业模式,再造“中国迪士尼”,都以梦碎告终。对标迪士尼的奥飞娱乐、光线传媒日子并不好过,2017年营收、利润下降;而华谊公司凭借庞大且成熟的影视类 IP以及6年时间投入,打造了首个电影主题乐园,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成本。
对于这个商业问题,华特·迪士尼很清楚并说过:“关键要素取决于人。”
图片来源:monashHQ
一、演职人员一切靠“演”
1984年起任迪士尼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米切尔·爱纳斯(Michael Eisner)和创始人看法相同。关于迪士尼的神奇源头,他骄傲地向公众揭秘:“我们可以在全世界120000迪斯尼演职员工的脸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今天的迪士尼招聘网站上还在传达:“作为演职人员,你是传奇的缔造者和连结者,是繁荣创新的骨干力量。”
“演职人员”——迪士尼员工的代名词,代表了一种迪士尼立场。对他们来说,贯穿工作始终的则是表演艺术,套上艳丽厚重的演出服装,有人的地方表演就开始了。“‘演’这么一出戏,就是要给你震撼、给你惊奇,让你快乐、让你流连忘返。” 迪士尼中国事务原高级副总裁唐军如此形容迪士尼演职人员带来的感召力。